昨天课课和西浦的hxd一起上分,逆风局,打到一半hxd突然开始疯狂吐槽自家打野,噼里啪啦键盘输出了近10分钟。

 

问他咋了火气这么大?他说就是感觉很焦虑,不发泄一下堵的慌。

 

问他到底焦虑什么?他欲言又止,半天说不上来,最后憋出一句反正就是很难受。

 

 

回想一下课课自己在西浦读书的时候,好像也有一段时间是这种感觉——心情烦躁、胸膛发闷。要说完全是因为学习压力,似乎也不是。

 

确实ddl或者出成绩那段时间的焦虑感会达到一个峰值。但大家毕竟都是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人,居然感觉大学比高考的时候还要更焦虑一点。

 

说好的大学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间呢?

解铃还须系铃人,或许找到自己真正焦虑的源头,才是缓解它的最好办法。不妨闭着眼睛回忆一下,最初的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 

课课的记忆特别清楚,西浦开学的第一天,我爸把我送进校门,走的时候对我说了句:“从今天开始,你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了啊”

 

当时课课只觉脑袋里嗡嗡作响随即又挂满了问号?“选择”是什么东西?我觉得大部分西浦人应该和课课一样,在大学之前,除了选择题,哪还做过什么其他重要的“选择”?

 

小学上哪里,初中上哪里,父母一手包办;初高中去什么班级上什么课,学校统一规定;每天起床、吃饭、睡觉的时间也通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,一年365天,一天24小时,能做选择的时间少之又少。

 

而在过完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之后,对于“选择”毫无经验的我突然可以选择自己什么时间要干什么事情,然后就是选择什么专业,选择什么课程,报什么培训班,申什么学校,这些选择背后是一堆复杂的考量,比高中最难的数学证明题还要复杂。

一项之前十八年从未锻炼过的技能,现在却要我们用它对往后的人生负责,怎么可能不焦虑呢?

 

 

然而选择的焦虑还只是个开始,仅仅只是开始。

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反馈——逃课一天,第二天就会被老师家长痛骂;好好学习,立马就可以在下一次考试收获回报。而来到西浦后,会发现突然一下子失去那种熟悉的确信。

 

埋头苦学一学期,真的就比穿梭于各种社团更好吗?专业前10和课余创业以后谁能收获更多?谈四年恋爱和在宿舍玩四年游戏到底谁回想起来更会不留遗憾?不管你做了什么选择,最后都没有标准答案,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。

 

无论是去自习、去跑步、去刷电影、去打游戏、去抽烟喝酒烫头、去租房同居,好像没有一样能对大学生活起什么实质性的改变,所有的行为和所有能带来的结果相比,完全微不足道。

 

如果是在高中,我们很轻易的就能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。对未来迷茫时,只要在仅有的一条赛道上足够努力,足够自律,就能够明确的感知到自己取得领先。而在大学在西浦,几乎是把你置身于丛林,哪条路都可以走,但都好像看不到头。每走一步都忍不住扪心自问那三个终极哲学问题: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要到哪里去?

 

 

 

 

找到焦虑的源头后,我们不免有些失望。因为焦虑的成因似乎是种“胎里毛病”,除非天赋异禀万里挑一,不到二十岁就可以洞悉一切,才能够对未来笃定从容,否则焦虑感就无法避免。

但一味甩锅给“中国教育体制”没有早点培养选择的能力,虽然可以暂时宽慰自己,却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,毕竟谁不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呢。

 

课课毕业后,再回过头去考虑这件事,才反而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。

 

不光是在大学,走上社会后将会遇见更多的难题要去选择。选什么行业,选什么公司,选择在哪买房,选择什么人共度一生,选择什么方式教育子女。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始丛林,多数丛林里甚至危机四伏,险象环生。

 

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于是乎在丛林里随便兜转个几圈,搭个帐篷,也能与自然和谐共处,慢慢忘记焦虑。

 

但还有些人却在丛林里摸爬滚打,吸取教训,慢慢学会了通过古树的年轮或者夜空里闪烁的星星辨别方向,接着乐此不疲的赶往下一片丛林。也许焦虑感始终伴随他们,但人生最美丽的风景也一定只属于他们。

西浦人相对于其他同龄的本科生来说,有着更多的选择要去做,难免会更加的焦虑。但同时,西浦人也获得了更多难能可贵的锻炼“选择”技能的机会。

 

焦虑感爆棚的时候,不妨停下脚步,想想自己做选择的原因,也许就能够找到答案。

 

焦虑如同雪崩,没办法逃避,也没办法幸免,但总有人可以慢慢学会滑雪,你说是吧?

有任何问题,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课课。希望我能陪伴大学时代的你,成为更优秀的人。

 

 

 

如何缓解焦虑,相信每个西浦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。你是如何找到“西浦的快乐”的(lol输出队友除外),在推送下方留言告诉大家吧!